(资料图片)
毛嘉和,长期以来从事建水紫陶的设计和制作工作,他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经过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作品“陶磨茶台”、“毛公鼎”、“吉祥公道杯”“陶磨茶壶”、“汉简茶台”、“彩浮工艺瓶”、陶制手鼓(红河鼓)等系列陶器的开发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陶艺爱好者的极力推崇,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为建水陶的创新开发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活力。
毛嘉和老师喜欢在陶泥中融入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农村田园的追忆,他设计的毛公鼎组合茶具就是这样诠释他的创作心声的。
毛公鼎的设计灵感源于“檑子”,在打米机没发明前,它是数千年来人们的生活必须品,它的功能类似大米加工机械的砻谷机,专为剥稻壳所用。毛公鼎外形似鼎,毛嘉和说鼎是中国古老的生活器皿,早年间便有以鼎煮茶之先例,把茶器设计成鼎的样子寓意喜庆、庄重。
毛公鼎壁上的家耕文化和青铜器时代的设计元素让它显得圆润贵气,像从历史中穿越而来,稳重却又极具现代感。
毛公鼎的三个主要部分盖碗、公道杯、底座可一一拆分移动。洗杯、投茶、冲水、泡茶,茶汤从盖碗的孔中流入公道杯,再像剥离了谷壳的米粒一样从公道杯中倒入小杯中。
毛嘉和,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红河州代表性传承人,对陶艺术一定有着自己看法与坚持。出身陶艺世家,从小便跟着父辈学习陶艺。对选料、制泥、拉坯、书画装饰、雕刻、填泥、烧窑、磨光等工艺流程融会贯通,从长时间的磨砺中感悟并得到了真传。
他的作品带有田园诗人般的闲适与雅致,着重于生活细节的描写和刻划,擅长将细腻的观察以不露痕迹的方式融入作品中,就像茶的滋味,细细品尝后多层次的感受会渐渐在味蕾里漫延。
作为非遗传承人,毛嘉和老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以及中国传统烧陶技艺的传承。精于用深厚的艺术沉淀来表现生活中的美,用最原始的泥料配方论释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国学文化、茶文化和紫陶文化,其作品不仅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愉悦,更给户人们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