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1978年生于江西抚州,后在景德镇学艺。22岁到宜兴丁蜀镇,主攻拉坯、装接。28岁到广西钦州,拜国艺大师李人帡为师,主攻线雕、浅浮雕;此期间内,获得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称号,获得奖项无数,其产品在广东受到广泛欢迎。34岁到云南建水,学习建水紫陶的彩填、打磨工艺。擅举一反三,是行业内少有的精通拍坯、拉坯、修坯、装饰、装接、烧窑、打磨的全才。现为云南云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凤凰印”产学研基地厂长。
主要经历
(资料图)
1995年
在景德镇学艺,主攻拉坯、修坯、烧窑。
2003年
在宜兴丁蜀镇,学习宜兴紫砂壶制作。
2009年
在广西钦州,拜国艺大师李人帡为师,学习坭兴陶设计与制作;此期间内,获得钦州“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2010年
《铜鼓茶叶罐》和《壮家女》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并获得国家专利
2011年
《和谐茶具》获第46届金凤凰新产品设计大赛优秀奖,
《精忠报国》获2011年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苑百花杯优秀
2013年
《香荷》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国信·百花杯”铜奖
2015年-至今
来到云南建水,游学于各作坊,学习建水紫陶的彩填、打磨工艺。现为凤凰印产学研基地厂长。
★
新品推荐
寓意
《淮南子》:“日中踆乌,月中有蟾蜍。”
蟾蜍,在古代纹饰中并不少见,殷商青铜器上亦有蟾蜍纹,战国至魏晋,蟾蜍一直被认为是神物,有辟邪功能;也有“蟾宫折桂,科举及第”的说法。
而于我们来说,蟾蜍最为人熟知的寓意,应该是招财。民间传说“刘海戏金蟾”告诉我们,得之可致富。
壶型
侧把壶自唐代以前就已存在,最初为煮酒之用,后而随之演变为煎茶、泡茶之器。壶把设计成如握柄,位置与壶身成有角度,冲泡时可有效避开烫手问题。
这样的壶型在持握上更加随性,根据不同人的习惯方式不同,出水的姿态优美,出汤高扬或低沾,随握法而变,茶席中,在冲泡举止之间身心有着律动般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