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是中国的四大名陶之一,花瓶养花水不会发臭,紫陶花盆栽花根不烂,紫陶壶泡茶味正郁香,用紫陶餐具存肴隔夜不馊,那么紫陶壶是怎么制作的呢?
制作紫陶工序十分复杂,通常需要十多道工序。除了烧制外,其余的工序基本需要手工完成。制作过程分为制泥、拉坯、绘制、刻坯、填泥、精修、烧制和磨制八个程序,每一个工艺的制作都由熟练的工艺匠人专项承担。
工序一——制泥
(资料图)
泥对于陶器来说是最根本的,只有一团好泥才能塑造一件精美的陶器。从距建水县城两公里附近的碗窑村开采出来的矿土细腻坚硬,开采完后需要将块状泥料按大小摊开放置,自然风干,然后用石磨磨成细粉。在将细粉过筛后按照制陶要求将不同的粉末泥灰进行配比,将其倒入陶缸中进行浸泡搅浆,在自然状态下凝结成“生泥”。之后需放置缸中“醒泥”。醒后的泥料搅拌匀净后,成为“熟泥”,这时的泥料才能用于制陶。
工序二——拉坯
在陶车上进行壶型基本塑造的过程叫拉坯,拉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陶器制成后器形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拉胚前首先要估计好所做陶器的泥料用量,对各种器型的弧度、薄厚和拉坯过程中的诀窍都烂熟于心。然后先以手工揉泥,而且要控制泥料水分,如果泥料水分较低则会造成其硬度较高,不易成型。
工序三——绘制
刚拉出的坯体水分较多,细腻柔软,需把坯体放置在阴凉处,使泥坯自然脱去少许水份,修坯之后根据需要进行绘制工艺,紫陶装饰风格众多可堆雕、浮雕、浅雕、深雕、仿生等等,但最有特色的为书画刻填装饰,并且往往作品的价值取决于绘制工艺是否由书画名家。
工序四——刻坯刻坯时首先沿着坯体上墨线两侧的边缘作垂直刻划,较细的墨线可直接将泥挑出,较宽的图形则需要逐点切挑,直至将有墨线的部分全部去除形成底部均匀的凹槽。在刻化过程也需要注意,刻划过深,烧制时器体易裂;刻划过浅,打磨后则会损伤画面。
工序五——填泥
泥坯刻好后,根据画面色彩需求将色泥拍嵌在泥坯刻划处,天然建水陶土中主要有红色、白色泥料,其他颜色需要加入色剂调配。多道彩填需要先把最大的块面挖空再填泥,压平泥巴,待嵌上的色泥稍干后会因空气吸附自然凹陷,然后需再次嵌泥,反复数次直到色泥与坯体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工序六——精修
经过绘制、刻坯、嵌泥一系列工序后陶坯会变得有些不平滑,壶内壶外都需要经过精修打理。壶内一圈圈刮圆滑,壶外打理掉粗糙的壶面,壶身杯一层层精修之后,表皮会刮去一层,露出光亮一面,类似抛光之后的壶坯。精修消耗的时间相对较多,时间越久越细致效果自然也更好。
工序七——烧制
建水紫陶目前烧制方式分为:电烧、汽烧、柴烧。电烧汽烧一般烧制时间为10-12个小时电板操作控制温度,柴烧4-5天不等,窑的设计与大小决定了用柴量。
工序八——磨制
烧制完成之后,陶坯上有火皮,这时还需去火皮,打磨。无釉磨制是建水陶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最为耗时耗工的部分。传统建水紫陶的磨制工艺分为去火皮、去丝和抛光三个部分。抛光必须使用建水独有的及其细腻的白色鹅卵石沾水进行反复研磨,直到器物表面光为止。
都说建水紫陶制作过程有72道工序!这里只分享了紫陶制作工艺里最基础的几道。整个制作过程需要若干名熟练的工艺匠人,经过十多道工序默契协作,每一个步骤的手艺人需毫无差错,才能得到一只紫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