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精神状态却日趋紧张。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生存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审美意识发生了转变,开始追求简约、怀旧、质朴和回归自然的风格。陶瓷以他与人类最亲和的关系,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桥梁。紫陶经过艺术创作处理,呈现出来的自然视觉效果正符合人们心理的需求。”
【资料图】
——杨鹏
杨鹏,男,1988年4月出生于贵州大方县,毕业于重庆长江科技学院,少年意气,逐梦而行,辗转大半个中国,从事过七八个行业。虽有收获,但从未达到心中的那片梦乡,直到建水,遇见紫陶。
匠心萌发,跨界转行。
一个而立之年,且有一定事业基础之人。突然决定放弃一切,去做个手艺人,干起了泥巴活,反对,质疑,不理解,零收入,杨鹏都默默的承受了下来。因为初识建水陶的那一刻起,曾经躁动的心安静了,曾经丢失的梦拾回来了。一颗匠心就此萌发,一个决定就此产生,跨界转行,从头开始。
虚心求学,刻苦钻研
手艺活,是要用心去理解,用手来表达,心里明明有很多想法,可是手却偏偏不听使唤。为此,杨鹏多方请教行业里面的前辈,他白天在作坊边学边做,晚上回来埋头练习。从泥料、泥性、成形的手法、力度、烧制的温度、气氛等多方面去学习,研究建水紫陶。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入门建水紫陶,但建水紫陶的魅力何止这些,越做越有感觉,越研究越喜欢,爱上建水紫陶一点也不夸张,碰到一些优秀的器物,用双手摸索着做,同时加入一些自已的想法,做出来,烧制成功,就跟种田人收获的喜悦是一样的。
热心建陶,大匠初成
建水古城是一座民风纯朴的地方,走遍了中国的大部分地方,杨鹏特别珍惜这里的蓝天白云和怡然平淡,这里远离大都市的喧嚣和车水马龙,能安安静静的在这里做个手艺人也是不错的。2016年杨鹏同哥哥开起了自己的作坊——上上陶。
上善若水,上心无念。以抟物之手,上上之心,偷新借拙,成陶之情性,达艺之素朴。
所作器物,无技之繁复,无美之炫耀,以不造作之心,无顾虑之态,成手作之美。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崇“上”而鄙“下”便不能心平气和的坐而论道,上上陶艺,道器合一,以器载道,以手论道。
道之追求:以拙涩为道,以素雅为美,以实用为本。
器之本分:以自然的器物,淳朴的器物,不造作的器物,平常的器物,合健康性,实用性,地方性为一体的纯手作之器。
立足传统,积极创新
建水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件优秀的作品,不但能表达出制作者的技艺水平,更折射出制作者的创作理念及文化修为,杨鹏兄弟两人齐心合作,一边干,一边学,沿着先辈留下的足迹好好做陶,做好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