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水紫陶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独具特色的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其优点颇多,其中有三个优点很值得说道。
一是它属于无釉磨光陶,即在坯上不上釉,烧成后用石料精打细磨抛光,作品清新光洁,光亮似镜,明镜如水。
二是陶土含铁量高,铁质在坯体中既有助熔作用,又可增加陶器强度,烧成后体如金石,敲击音如磬鸣。
三是精工细作,讲究装饰,它以烧刻书画图案,镶填白泥为主,集文学、金石、书画、镌刻、镶嵌、烧制、磨光等工艺于一体,形神兼备,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中最著名的工艺是残简断章,即在坯体上刻填各种色彩斑斓的文字和图画,“残帖”和紫陶有机结合,显得和谐统一,耐人寻味。
建水紫陶色调为红底白花(或黄、绿、黑等花),对比强烈又相得益彰,给人以古色古香之感。如遇有窑变,红底变黑底,白色成银灰色,更是神品绝技,巧夺天工。
建水紫陶制作复杂,成本昂贵,造型古朴,线条流畅,色泽典雅,书画精湛,气质独特,艺术鲜明,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和享誉中外的景德镇瓷器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它们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姐妹花,春兰秋菊,各吐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