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时至今日,建水紫陶未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首先,是价位高的问题,很多消费者都说,价位太高难以入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为什么会价位高呢?
主要还是泥料收缩率大,易变形,易开裂,导致成本加大。再有,就是全手工制作,工艺繁多、制作时间长,时间成本的增加不容小觑。还有,就是这种泥味的陶器,如若作为食器,与菜肴并非都很相配,在餐具的使用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有很多,所以建水紫陶的应用范围集中以茶器为主。
现代科技发达,工艺技术水平日新月异,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制作陶瓷器,并且已有标准生产线,大批量生产标准化的陶瓷用品,使普通寻常百姓都能用上物美价廉的陶瓷器。一个漂漂亮亮的瓷碗,超市里面大概 10 元左右,贵的也就几十元。只要能上流水线的产品,都有物美价廉的特性。但是,流水线产品不是工艺品,工艺之美,在于手工制作,每一个都独一无二,有审美差异,因人而异;有高低之分,才有发展。
另外,建水紫陶的文人陶属性,决定了刻填书画的费工费时。君不见,一位知名书画家的润笔费,这也是实打实不小的一笔支出。
高价位的问题,是否可以解决?
仅凭现有的经验、感觉来解决,却是有许多的困难。
如果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备一整套完善的研究方案,并应用在建水紫陶上,从五彩山的石料成分定性定量检测开始,到制备好的泥料成分定性定量检测,制作工艺期间硬度、黏性、成型、粒度、分子团物理性质等等细节,窑结构及其内在氛围控制、火焰走势等,一直到最后烧制出窑的陶器成分定性定量检测,包括打磨下来的火皮的成分,种种因素种种经验,事无巨细的都纳入一套紫陶数据库中,将会是一份了不起的大数据。
在这个大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优化,建水紫陶的发展前景,或许从泥质、烧成温度、烧成时间、发色状态等等传统工艺的层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真正的大数据,一定要广泛,样本足够多。如果覆盖面太窄,就会变成下面的段子:“夜宵时一哥们说 : 我大学时和班里三分之一的女生谈过恋爱 ! 刹那间震惊一票单身狗 ! 最后喝高了哥们酒后吐真言 : 我们班女生总共就仨儿 !”
结论 : 所有不以基数为基础的比例都是耍流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