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茯砖茶,属于黑茶类,为再加工茶类中黑茶紧压茶的一种。茯砖茶,起源于公元136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采用湖南、陕南、四川等茶为原料,运送到陕西省咸阳泾阳手工筑制,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因称“伏茶”;又因其药效类似土茯苓,故美称为“茯茶”或“福茶”;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因而称之为“茯砖茶”,或称“泾阳砖”、“封子茶”。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泾阳位于岭北,本不植茶,但泾阳位处关中腹地,泾河下游,自古是三辅名区、京畿要地,也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因而,从汉代始泾阳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官茶到泾,另行检做,制成茯砖茶后,才沿丝绸之路销往西北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遂形成加工制作输运中心枢纽。在漫长的集散、加工、制作岁月中,茶商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偶尔发现加工之茶中长出金花,因金花菌在黑毛茶的二次发酵中生长繁殖、代谢作用,极大地改变和提高了原黑毛茶的品质。茶商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完善制作工艺、定型,形成了泾阳独有的金花茯砖茶品。
茯茶中的“金花”是一种有益菌,生物学家现定名为“冠突散囊菌”,是国家二级机密保护菌种,在自然界只有千年灵芝才有。如同奶酪中的乳酸菌。其消食健胃,杀腥解腻,降脂减肥,降压降糖,生津御寒的饮用功能为其他茶类所不及,特别是对主食肉类、缺少蔬菜、水果的人们,长期饮用茯茶既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又能消食化滞、和胃润肠、通便利尿、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例预防作用。尽管茯茶性温,有消食利水、补气之效。
历史上,泾阳茯砖茶获得了诸多的美誉。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当地的制茶技术,自古就有制作泾阳茯砖茶三不能制,即“离了泾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的说法。泾阳在抗战前有茶厂六十多家,自武汉沦陷后,仅余延顺、裕民、天泰运、裕兴中、昌盛等八家。1951年统归“泾阳人民茯砖加工厂”,加工“人民牌茯砖”砖茶。1953年,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使咸阳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1958年,缘于“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取消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泾阳从此生产逐渐减少,至1958年后停产。
不过,随着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传统产品变得更加青睐。因而,泾阳茯砖茶老商号的后裔们又看到了重振先辈们曾经创造过的“茯砖茶霸业”的历史机遇,决定开发这一历史传统产品。2007年,泾阳茯砖茶工艺在泾阳试制成功恢复生产。2013年,泾阳茯砖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完成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其制作技艺被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截至2017年,泾阳县有茯茶生产企业52家,茯茶产量3410吨,产值4.09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金花茯砖茶的声名远播,作为茯砖茶主要原料黑毛茶提供地的湖南安化一直未停止研制金花茯砖茶的脚步。1942年安化江南砖茶厂、1943年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砖茶厂都曾试制茯砖,因发花不好,未获成功。当时总结有三不能制:离了泾河水不能制、离了关中气候不能制、没有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三不能制”之说便是陕西先人们经过无数摸索的经验总结,也说明咸阳的水质和气候无疑是茯砖茶加工的最佳自然资源。直到1953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在茶工、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以及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的指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打破了“三不能制”的限制,实现“移地筑制”的神话,开启了茯砖茶历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因而,现如今,当我们提到金花茯砖茶时,知名产地便为:陕西泾阳金花茯砖茶和湖南安化金花茯砖茶,金花茯砖茶虽然起源于泾阳,但近年来由于湖南安化黑茶品牌本身的发展越来越好,网上对于安化金花茯砖的搜索量也更大些,安化金花茯砖茶的知名度也相对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