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7月27日,由云南大学师生组成的“理解中国”银生古城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普洱茶发源地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团队深入茶山、采茶制茶、谈茶品茶,与景东茶人访谈交流,既了解普洱茶的历史,又增进对普洱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认识。
实践团在无量山脉茶山实地调研
【资料图】
茶叶还是要讲历史,不要讲故事
2022年7月22日,云南大学理解中国“银生古城乡村振兴实践团”到达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在与云南大学校友吴晓东简要了解银生茶文化的历史后,于7月23日进行了以“银生古茶发展历史”为主题的采访。
访谈中供图
吴晓东出生在彝族家庭,爷爷经常烤罐罐茶给家人喝,他从小就有了和茶的渊源。大学毕业后的吴晓东,在机缘巧合下读到了詹英佩的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无量山》,便对家乡的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决心回乡创业并挖掘出银生茶文化的真相。
在对景东县银生茶的历史进行深度挖掘后,吴晓东认为,茶叶还是要讲历史,不要讲故事。一切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如今流传的一些和茶叶相关的神话故事都过于唯心了,只能作为传说,而历史是不能被篡改的,也拥有更强的说服力。
吴晓东讲到,早在唐代樊绰的《蛮书》中便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的记载,银生茶是当时南诏国的一个地方名茶。银生城(今景东县)设银生节度,将当地的茶命名为银生茶,银生茶也因此成为了云南历史上第一个茶名。它在唐朝、宋朝、元朝均被叫作银生茶。
吴晓东认为,银生茶的历史没有得到深度挖掘,讲好银生茶的历史对景东县银生茶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捧故土,造就普洱茶叶梦
7月24日,银生古城乡村振兴实践团跟随普洱古森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何文强到大街镇三营村的茶山进行采茶实践,并在茶桌上与何文强进行了深度的访谈交流。
访谈中供图
何文强系古堡森品牌创始人、景东天文有机茶创始人、《云南普洱茶文化》公众号平台创办人。他于2006年从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学系毕业,那一捧在初上大学时由乡亲赠送的故乡茶园土,陪伴了他整个大学生活,无时无刻不鞭策着他想要改变家乡贫困状况的决心。
他带着要成就“普洱茶叶梦、健康梦、中国梦”的目标,从法学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三营村茶业发展战略——有机种植、改变加工模式、建立销售渠道、创建自有品牌。
在这一过程中,何文强面对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解决茶业产能过剩的危机——说服村民种植有机茶,改变台地茶农残严重的现状。他召集村民开会,宣讲有机茶知识,提倡以物理防治的手段降低病虫害,并且为村民们总结出种植有机茶的三大禁用:禁用化肥,倡导使用有机肥;完全禁用化学农药,倡导生物防治、物理与栽培防治;禁用草甘膦,以人工除草等增加茶地肥力。
何文强虽毕业于法学系,但他为了做好有机茶,毅然回到了孕育他的故乡——普洱市景东县大街镇三营村,用七载时光,坚持做有机茶。2017年,何文强悉心培育的有机茶通过了质检部门的400多项检查。同年,推出用有机茶研制出晒红茶饼《红韵》,备受市场欢迎。
用实验探索,成就另一番新天地
行程的最后,团队在7月26日穿过大山来到了位于漫湾镇文冒村的杜彭程家中。
访谈中供图
杜彭程2005毕业于四川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前往广东惠州工作两年后返回云南工作,2017年辞职返乡创业,致力于景东晚熟芒果的发展以及景东县内古树茶制作探索。目前正自发对过渡种茶树进行品种筛选和嫁接改良。
农民出身的杜彭程认为,景东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最初的野生种,后来的过渡种,还是今天的驯化种,都比较齐全。在回乡创业的几年中,杜彭程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接触到很多茶类,有的在外形上有特质,有的则在口味上有特质。由于常年和树木打交道,加上所受教育,杜彭程对育苗、嫁接改良之类都轻车熟路,于是自己就想基于此来做一些实验,希望验证一下这些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通过嫁接之后,在一些理性指标或者感官特征上,有没有横向延续的可能性。
杜彭程认为在茶树种植方面,创新极其重要,他相信自己的实验探索,会成就另一番新天地。
来源:云南网 通讯员 赵睿 靳晗 马思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