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作者上文:《皖茶记丨太平猴魁》
时间回溯到1900年,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光绪慈禧仓皇离京,一时间北方战火四起。而远在皖南的山区,平静的生活一如既往,太平县凤凰尖下,人称王老二的王魁成,此时正沉浸在一杯尖茶带来的欣喜中。
原来,猴村以前制作的尖茶,原料等级多有混杂,一芽三四叶居多,当时的南京长春茶庄到此收购茶叶后,会特地派人从中挑拣出幼嫩茶叶单独包装,运回南京出售,获利甚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魁成因此受到启发,于是他精选一芽二叶,将尖茶进行精制,并规范了尖茶的工艺,制作的茶叶外形规整,滋味饱满,品质居尖茶之魁,于是“王老二魁尖”的名字便传开了。
此后的十年间,在太平当地茶人的共同努力下,魁尖茶品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与提升,适逢1910年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当时太平第一茶商刘敬之于是便向南京商会会长,同为太平人的苏锡岱,举荐魁尖茶参展。
可惜彼时王魁成已在一年前离世,未能见证,幸得猴坑儒商方南山与王魁成之子王文志等人联手创制了四斤上等的“魁尖”茶送展,为不使其与普通“魁尖”混淆,以产地猴坑名之,“猴魁”一名由此而来,并一举获得优等奖。
两年后,民国元年的秋天,孙中山先生乘“联鲸”号兵舰考察实业,抵达芜湖码头,得知消息的方南山特地带上精心制作的猴魁茶迎接。孙中山饮此茶后,赞不绝口,欣然为南山先生挥毫:“饮杯猴茶,如得知己,可以无憾”,翰墨犹在,茶情长存。
到了1915年,美国国会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市举办第14届世博会——“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刘、苏、方、王等人再度联手将“猴魁”更名为“太平猴魁”送展,再获金奖,“太平猴魁”从此盛名远播,被列入中国名茶。
“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是人们挂在嘴边的标准,扁直带尖,匀整肥壮也正是如今猴魁茶的特征,这在制作工艺上,要求尤其严格。时至今日,依然需要从鲜叶开始,一根根拣选出符合标准——“三尖平”的原料,即叶缘背卷,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二叶抱一芽”,以保证成茶能形成的外形。
鲜叶杀青后,由人工趁热一根根捏紧,称为捏尖,十分讲究,捏尖后猴魁再进行整形烘焙,传统是铺于竹焙篓上,边焙火边压制,如今则是平铺在筛网上,用木滚轻轻滚压整形,以叶片平伏挺直即可,不可过度重压。所以仔细观察太平猴魁,可以看到干茶叶片上布满了格子状的纹理,捏尖茶外观壮实,条索紧直。
与捏尖相对的叫做布尖,布尖茶外观扁平,叶薄如纸,多呈嫩绿色,这是由于加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形色,杀青较嫩,且压制压力较大,这样的方式,会导致茶汁过度流失,在冲泡过程中滋味淡薄,且青气较重。
离开太平的时候,矿泉水瓶里,泡着今年新制的猴魁茶,如此即饮,是当地热爱猴魁的人们常用的方式,冷泡的猴魁,根根树立,格外清甜。
如今,方家,已经到了第五代传人,核心产地的猴岗总共也不过20来户人家,依然在世代居住的村子里,守护着古老的工艺,15天采摘期一过,即开始养护茶园,是对这片湖山,这片的祖辈相传的茶园的态度。尽管每年春天到猴坑的买茶的人,可以绵延好几公里。
太平的茶叶批发市场上,茶商们正在将一根根茶分级整理装箱,一箱箱“各种各样”的猴魁茶,即将被发往全国各地。当然,发心不同,最终的收获与体验自然也不同。
太平湖畔世代相传的滋味,依然在口中蔓延。茶汤尽处,“人”字彰显,一如当年的王魁成与方南山。也许,这便是每一处茶,每一方水土风物,留给我们最大的感动吧。
饮杯猴茶,可以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