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太湖,丰饶吴地,江南文人,因时行乐。每逢春季,访清泉、试新茶便成最要紧事:春茗相佐,竹炉沸声,时与空山松涛响答,致足乐也。
吃喝玩乐,平生万物,无论眼观耳闻、鼻嗅口尝,要达到文人所要求雅的标准,真得万中求一。百花之中,高士独钟寒梅,取其格高;百乐之中,雅贤尤尚古琴,取其情幽;百茶之中,文人则偏爱碧螺,取其韵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绿茶翘楚碧螺春,古人向来不吝褒扬。清著名文人龚自珍赞曰: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足见其钟爱之情。朱长文《吴县图经续》中曾记:洞庭出美茶,归入为贡,康熙皇帝与碧螺春的故事,更是细说不尽。
只一寻常绿茶,碧螺春缘何受到如此推崇?古人曾曰:茶之为草,一物尔,其势必犹得地而后异。于是,文人空间决定亲身踏访洞庭东山,一探碧螺春茶所占之地利。
吴中绝处,洞庭东山,山丘低矮,面朝太湖,水气升腾,氤氲湿润,极其适合茶树生长。陆羽为成《茶经》一书,历时二十六年,亲访三十二州,八之出一节中便有批注:苏州长洲生洞庭山。看来这块地方,茶圣早就盯上了。
然而最为特别的是,此处自古以来就是茶果间植,茶树都生长在果树的周围。这与我原本脑海中行垄排列、汪洋连片的茶园印象大相径庭,所见的只剩下全自天开的自然野趣。茶树在果林的荫庇下,汲取精华,香韵互接,难怪碧螺春茶,独具这香气清高的卓越品质。
清人梁章钜把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茶,列作最上等,称之为奇种:又等而上之曰奇种,如雪梅、木瓜之类,即山中亦不可多得。大约茶树与梅花相近者,即引得梅花之味,与木瓜相近者,即引得木瓜之味,他可类推。
明代《茶解》中亦载: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由此可见,碧螺春的独特韵味,不光归功于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更与这果茶间植的栽种方式,密不可分。果树在自然之力的撮合下,体贴着茶树的真味,点染出缥缈天地的清高香韵,这诗画般的气息,寄托着文人的春日雅趣,回荡在舌尖心头。
众茶之中,当属碧螺春最嫩,而明前所采者,尤称珍品,炒制之法,必求精到。
由于原产碧螺春产量有限,且古书有记:自是地方大吏岁必采办,而售者往往以伪乱真』,看来该茶作伪售假的情况,历代既存。为让各位同好能品赏到苏州洞庭东山的原产碧螺春,文人空间于前几日访茶之时,向茶农购得数斤,经当地茶师炒制之后,分装80份,供君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