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茶经》的描述,我们了解到茶膏出现很可能与唐朝的制茶工艺有关,尽管还只是雏形,但当时的茶汁膏化现象显然给了古人一些启发,后来到了宋代,制茶人已经发展出专门的工艺来获取茶膏。历史已演变千年,如今制作茶膏跟古时候有了很大的差别,不如来看
看神奇的茶膏曾经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初始采用榨取法
代表:唐宋茶人
一开始在压制茶饼的过程中,古人误打误撞地发现了这种由茶汁变成的膏状物,于是改进了榨取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这时才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新创大锅熬制法
代表:云南土司
大锅熬膏法到现在都还有人在使用,而且在藏族地区还保留得相对完整,最早其实是清代云南土司所创的,区别于宋人的制膏工艺,更像是一种土制法。通过反复的高温熬制,使茶汁膏化,不少茶膏爱好者也会用这种方法自制茶膏,不过由于高温熬制容易破坏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其中的饮用安全和存放问题都需要考量。
改进宫廷压榨法
代表:清御茶坊
皇室人员总是惜命的,既然大锅熬制的饮用安全没法保证,御茶坊的茶匠们就挖尽了心思,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良,控制在相对恒定温度下,将茶汤提取、浓缩、制膏。严谨制作工艺下的茶膏还被当时的药学家写进了文献,甚至曾经作为国礼送赠外国使团。
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代表:贡润祥
这一现代工艺是从清代宫廷压榨法中发展而来的,以更为繁复、细致的工序进行茶汤的提取和浓缩,由于科技发展使制膏过程中的温度能更好地控制,茶叶的原有物质就能更好地得到溶解并收敛成膏,使用此工艺制膏的代表品牌是贡润祥。
现代低温萃取工艺
代表:蒙顿茶膏
相对于高温和常温两种制膏法,以蒙顿茶膏为代表的这种低温萃取工艺,避免了高温对茶膏内含营养物质的破坏,茶味更贴近原茶本味,而且茶膏还可以持续陈化,更贴近普洱茶的原本形式,但是工艺成本也会更高。
普洱茶膏
小小的一块茶膏,看似不起眼,却是凝聚了上千年来无数先辈的智慧。从简单的榨取到现代化的萃取,变化的不仅是制作茶膏的工艺,还有人们对制茶饮茶的重视程度,折射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制茶技艺的更迭,是贯穿古今的我国制茶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茶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