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级茶的茶字颜色不能作为判断年份的依据
据原勐海茶厂厂长邹炳良讲述,普洱茶原来的外包装是在勐海一个小印刷厂印制的,但是一次只能印制一个颜色,通体红色的红印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解决方案是包材在思茅印制,拉回厂里后,茶字用手工盖印,茶字一般应该是绿色,但是那时条件简陋,只能是有什么颜色的印泥就用什么颜色。
根本不存在什么红印是印级茶第一批,绿印是第二批,黄印是第三批的区分,所谓的黄印是60年代,红印是40、50年代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资料图】
2、如日中天的大益,其实在前身勐海茶厂,时代并不牛掰
据阮殿蓉讲,98年刚接手勐海茶厂的时候,全年产量只有600吨,而同时期的下关沱茶因为长期负担边销茶的任务,每年的产量大概有3500吨,远高于大益,即使到2003年大益也仅有1200吨的产量,下关却有6000吨。
大益产销量不仅远低于下关,甚至远低于同时期的昌泰茶厂,大益的真正的发家当上老大是在07年以后,因为昌泰和下关全垮了。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比你牛的人全死了,你就是最牛的人!
3、普洱茶台地系列是灌木种?
很多人无耻的笑了,什么智商嘛。是的,这是一个北京马连道据称卖了10年普洱茶的朋友的认识,直到最近才被扭转。他说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普洱茶基地的茶叶种植和生长模式像极了北方南方一些地区的中小叶灌木种,所以由此认为。再次申明,普洱茶的台地系列也是大叶种,只不过是乔木茶的矮化和密植,那位哥们我想不厚道的对你说,你平常读书学习吗?
4、为何很多做茶人并不喜欢景迈山的茶,但是很多消费者则喜欢?
原因在此:一个更加注重后期的转化时间和空间,一个更注重当下口感。景迈山的茶除大叶种外,中小叶不少,这几乎是普洱市的普洱茶都有的通病,先天性的景迈茶内含物并不丰富,显薄,而且在制作中为追求香气萎凋过重,进一步削弱了转化空间,导致景迈山的茶新茶好喝,但是后期越仓储越来越薄,与易武茶先薄后厚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不受待见,但是景迈茶做晒红可是很不错的哦!
5、2002年以前市场上几乎没有老班章的产品流通,就茶界人士也没有多少人认识老班章这个地方。
现在普洱江湖一片乱象,而事实是:2001年前老班章人民来勐海一趟实为不易,人走的小山路一天到晚都走不到勐海。公路基本无法通行,在早些年前连公路都没有。那时候老班章古树茶人们嫌太苦,没人要。整个普洱茶的江湖上根本没有老班章茶之说,就连勐海人也几乎没几个知道班章茶是啥样啥味道。
2002年老班章卖十几元一公斤还是没多少人要,真正觉得老班章茶好是从03年才开始的,04年价格就到了80左右一公斤,06年240到280一公斤,至于现在价格早已翻上天。
准确地讲,03年以前市场上没有老班章茶,02年以前老百姓连采不采,事实上的确是送人都没人要!那个年代是芽头白嫩的各种小树茶价格反而比较贵。
2002年以后经过科学论证,研究,检测,品鉴,大家才对古树茶重新认识,以前西双版纳多少古茶树都被老百姓砍丢种香蕉,橡胶以及其它农作物。
所以,2002年以前市场上没有老班章的产品流通,就茶界人士也没有多少人认识老班章这个地方。也几乎没有人知道古树茶的稀有和珍贵,更别提那个厂家的产品是那个名山古树。
由于这些年普洱茶市场的乱象和经济利益驱使,很多人眼睛都不眨就会告诉你,我这茶是二十年,三十年的,哪个哪个名山的古树,市场上有太多2000年前的名山古树,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明白是神马情况了。
6、普洱拼配茶不简单
普洱茶拼配的目的在于提升口感丰富性、协调品质、分梯次转化。
做好这三点很重要,特别是分梯次转化,所谓分梯次是后发酵先后程度的不同,由梗至嫩芽后发酵时间越来越长。所以要分配好发酵梯次,不能跨度太大,比如梗直接过渡到芽。
否则会滋味分离,喝出两种以上的味道,越喝越别扭,现在中期茶市场上多的很,喝两片试试,你就知道拼配那家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