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南糯山位于景洪到勐海的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产地。位于东经100°31"~100°39",北纬21°~22°01"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18°C,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南糯山村委会辖30个自然村寨,居民均为哈尼族。
气候优势
(资料图)
南糯山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年雨量至少在1000毫米以上,茶树才能正常生长,1500毫米左右为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年雨量),年平均气温16-18°C,南糯山气候温润,常年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南糯山土层中所含的矿物成分非常丰富,且古树茶与周边植物共荣共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茶树状况
高山云雾,小溪流水,如此环境造就了南糯山古茶树数量留存较多的现状。有古茶园约一万多亩,茶园稍分散。主要分布在半坡老寨、姑娘寨、竹林寨、石头老寨、石头新寨、多依寨、丫口老寨等哈尼族村寨,树龄多在100年以上。其中在南糯山发现的800年的栽培型古茶树王,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早栽培、利用茶树的重要依据。
滋味特征
南糯山茶最大的特点是:苦弱回甘较快且持久,条索较长较紧结,茶青颜色偏黑,属乔木大叶种,汤色偏绿白、透亮;并透着蜜香、兰香,淡香如荷。
水路特细腻,口感纯、厚、滑、香甜,刚开始二道感觉水稍淡薄,第三道起就给人以厚、滑、饱满、茶气纯正,内涵丰富的感觉。带有花香和蜜香,山野气韵较好。
由于海拔高度,茶园分布等因素,即使同为南糯山的茶,滋味上也略有差异。
南糯传说
南糯山历史悠久,传说也流传下来不少,其中广为人传的有两个。
第一个,据传说公元某年,傣族土司前往南糯山巡视,在当地哈尼族头人的设宴款待之后,席间的笋酱让土司吃的吃的十分欢喜,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需进贡笋酱,南糯山因此而得名。(南糯在傣族语言中是笋酱的意思)
还有一个流传较为广泛的故事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因南征,行至南糯地界。士兵水土不服而害了眼病。诸葛亮将手杖插于地中,化而为树,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南糯山因此也被称为“孔明山”。(实际上诸葛亮南征并没有到达滇南,关于他植茶的故事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