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款好茶,不唯有紧结油润的外形,油亮清透的汤色,细幽绵长的香气,更要有细腻、甘活、顺滑、醇厚的滋味。宋徽宗《大观茶论》说:“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有诸内必形之于外,好茶的品质具有共性,万变不离其宗。普洱以陈香胜;论滋味,普洱味最酽;论体感,普洱气韵绵长。陈香不同于兰花香、蜜糖香等具体的香气。可以理解为茶叶经过发酵、转化后形成的一种独特气味,这种气味是由时间赋予,可能含有糯香、药香、樟香、木香,枣香等这类较为低沉内敛的复合香气。
糯香饱满、枣香清甜、木香沉静内敛,不论是哪种香气,首先必须是令人愉悦的。不同的熟茶,不同的时间阶段,会有不同香气凸显。勐库品种的茶树有勐库品种的陈香,易武品种的茶树有易武品种的陈香。新熟茶有新熟茶的陈香,老熟茶有老熟茶的陈香。若存储得当,经过岁月洗礼的熟茶会进一步升华,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香气。酽,即味厚。一款好的普洱熟茶入口要干净,汤感要顺滑温润,饱满醇厚。茶是入口之物,干净是首要指标,是判断一款熟普是否合格的前提。最基本的判断就是无异物,气味纯正,无异杂味。茶汤的厚度区别于茶汤的浓度。浓度是由泡茶时投茶量及出汤时间决定的。茶叶放得多或者泡得久一点,喝起来滋味浓强。而厚度是由茶叶本身的内含物质决定,内含物质越丰富,茶汤就越有“内容”,口感越醇厚。醇厚度和顺滑度相辅相成,相互成就。茶汤越醇厚,相应的顺滑度也越明显,没有厚度很难成就其顺滑的口感。顺滑度高就会让茶汤产生油润感。醇厚的茶汤有点像是女士护肤精华液般的质感,粘稠丝滑,饱含润泽的精华,近似于半流体的状态。而口感,就像是稠滑的米汤,细腻甘润,洋溢着糯米的甜香。茶汤入口之后,甜润在口腔里蔓延开,醇厚丝滑,有米汤的质感。
轻轻咽下,一股暖流进入心田。随后便会有回甘、生津,并伴有一丝清凉气息。余韵层层递进,渐次呈现。熟普的温润,带给人很明显的体感,几杯过后,胃腹暖热,体感通泰,身心都得到安顿。余秋雨说,对于普洱茶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是两个词:陈酽、暖润。
我们喜欢熟茶的香气低沉内敛,气息温和清凉,茶汤入口顺滑,软糯醇和,不苦不涩,以及入腹的温暖妥帖。于是,一杯普洱茶,也就在陈酽、暖润之中,包含着人与自然间的幽幽至义。